腸保健康 - 便祕之苦(上)

撰文者: 廖浩廷 中醫師

 

【引言】

在物質生活飛速成長的現代,人們享有過去人類難以想像的富足飲食,街邊巷口便可嚐盡大江南北,乃至遠洋異域的珍饈美饌。但同時,人們也承受了文明發展的壓力,快速的生活步調與高壓工作,許多職人們過著日夜顛倒、誤餐暴食的生活。在這樣的背景下,我們的胃腸承受了多樣、大量且不規律的消化工作,因此造就一系列的消化疾病逐漸蔓延在人群間,影響生活品質、危害健康。

常言道:「生活品質有三項指標,吃的飽、睡得著、廁所上的出來。」而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消化疾病便是「便祕」,這個影響許多人一天心情的重要指標,也是人們談論腸道健康時,不容忽視的議題。

 

【便祕的現代醫學概紹】

什麼樣的情形算是便秘呢?許多的民眾只要一天無法順利如廁,便會異常焦慮,以為自己的胃腸出了天大的問題。然而在現代醫學中,並無每天要排便的說法;常見的西醫標準為「一周少於三次」才算是便秘。

便秘的樣態相當多元,仔細討論起來,可分作「大便太硬」、「大便過少」、「排便過程困難」和「排便間隔時間過長」等。由於前三項的判斷較為主觀,患者不易在臨床上進行陳述或記錄,因此大多選擇最後一項「時間間隔」來定義。

根據統計,在北美不同年齡層中估計有2-27%的盛行率,其中六十五歲以上盛行率較高,男性有26%;女性34%的人口苦於慢性便秘。而缺乏運動和飲食物攝取較少是常見的風險因子。

總的來說,便祕的成因相當多樣,可以是腸道本身的運動障礙、阻塞等問題,也可能是潛在健康問題的外顯症狀,包含:血糖、血鈣、甲狀腺、神經、精神疾病(如厭食症)、重金屬中毒和藥物副作用等許多不同的可能性。因此當我們面臨到「便秘」的問題時,確實無須焦慮,但也不可過度輕忽。

 

【便祕的評估與檢查】

首先要先確認便秘的情形,可以透過日記等工具來輔助紀錄,避免因為民眾對於便秘的認知有誤差,產生誤導。其他包含個人使用的藥物和其他個人病史,也都需注意,因為有許多的藥物可能會導致便秘,抑或是疾病本身的症狀之一。而大多數的情形下,便秘的患者並不需要安排抽血、影像和相關進階檢查。只要沒有危險的徵兆出現,可以透過經驗療法來進行初步治療。倘若病因持續不明、經驗治療無效,甚至出現危險徵兆,那麼便需要進行相關檢查。

危險徵兆包含:排便出血、糞便潛血、貧血、體重減輕(半年減少5公斤)、相關病史或家族史(大腸癌、發炎性腸道疾病)和年長者突發性的便秘。當有以上情形時,便需安排抽血進行相關實驗室檢查,並視情況接受腸鏡、X光、斷層掃描或磁振造影等;以免錯過診治潛在重大健康威脅的時機。

 

【便祕的現代醫學治療】

便祕的治療根據不同病因,也會有所不同。下面主要介紹原發性的慢性便秘治療,以腸道傳導過慢、肌肉協調困難導致的排便困難,治療又可分作行為、飲食和藥物等不同面向。

行為方面,可以嘗試在飯後進行排便,利用飯後的腸道運動促進期;尤其是早上,早晨是一天之中大腸蠕動的高峰期。

飲食部分,一般建議增加纖維質的攝取,例如洋車前子殼穀粉(或是奇亞籽、山粉圓等等)、小麥麩皮、梅干、李乾、柑橘類或豆類等。纖維顆粒越大對糞便有膨脹效果,所以提高纖維和水的攝取量有助於糞便的排出量提高。而山梨糖醇和果糖也有類似的效果,因此蘋果、桃子、梨子、櫻桃、葡萄乾、葡萄和堅果也同樣有幫助。

然而對於腸道蠕動緩慢的患者,增加纖維攝取量可能會造成腹脹疼痛,建議先從少量纖維增加開始,不可一開始就大量增加攝取。此外,也要視自身情況選擇補充的纖維種類;對於食用特定水果會引起不適,或者麩質過敏等體質特異之患者,建議在選用前諮詢醫師的意見。同時,在嘗試以上任何促進腸道蠕動的方法時,都建議同步減少瀉藥使用量,避免過度依賴瀉藥,而產生相關副作用。

最後提到藥物的部分,瀉藥中的緩瀉劑可分為膨脹性緩瀉劑類和非膨脹性緩瀉劑類。膨脹性緩瀉劑屬於天然或合成的多醣類,藉由吸水、增加糞便體積來促進排便,可增加排便頻率、軟化糞便。例如:洋車前子種子、甲基纖維素、小麥糊精等皆屬此類。一般可以單獨使用,或合併在增加纖維飲食治療中使用。當患者對於纖維補充或膨脹性緩瀉劑沒有效果,或副作用較嚴重,便可能需要改以非膨脹性緩瀉劑進行治療。此外,尚有許多用藥上的選擇,如表面活性劑、刺激性緩瀉劑、滲透性作用劑(包含聚乙二醇、不易吸收的醣類、鹽類)和栓劑等。

除上所述,有少部分嚴重或頑固性的便秘患者,需要手術治療,這類患者建議轉介至醫學中心進一步診治。

 

【結語】

關於便祕的主題,今天先簡單討論、分享到這裡,感謝各位耐心閱覽的讀者。後續有機會,我們也會介紹便祕治療中常見的副作用、中醫觀點等更多資訊,希望能幫助讀者更了解這個議題。

有受便祕相關問題困擾的朋友,建議可以尋求專業醫師的幫助,也歡迎到太丞醫家中醫診所,我們將會竭誠為您服務。

 

參考資料:

1. Arnold Wald, MD, et al: Etiology and evaluation of chronic constipation in adults , Uptodate, Feb 17, 2022.

2. Arnold Wald, MD, et al: Management of chronic constipation in adults, Uptodate, Jun 03, 2022.